民间历史故事
达·芬奇的灵感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最后的晚餐》就是他应一座修道院之邀而作的。当时,他为了画出满意的效果整日苦思冥想,在墙下来回踱步,好几天都不动笔。院长一看大为恼火,指责达·芬奇游手好闲,并打算以此为理由克扣他作画的酬劳。有一位善良的修道士偷偷把消息转达给了达·芬奇,而且还告诉他其他人也常常被院长以各种理由扣减薪酬,只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达·芬奇听完后,平静地说:&ldquo
蜥蜴吸油 五代十国时期,在繁华的钱镠王宫里,有一位老妇人是负责守夜的打更人。有一天晚上,她看到一只蜥蜴在银制的油缸边吸油,直到油都被吸光才突然消失。老妇人被惊得不轻。第二天,她听到钱镠王说:“我昨晚梦见自己喝麻膏吃得很饱。”老妇人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她觉得这不单单是个梦,肯定和蜥蜴吸油的事有关。为了搞清楚真相,老妇人决定找宫里的智者问问。智者告诉她,蜥蜴吸油是个好兆头,预示着钱镠王要有大丰收。果然,没过多久,钱镠王真的大丰收了!整个王宫都欢天喜地
金线神针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金线。他没了爸妈,家里只有一个生病的爷爷,靠自己天天上山砍柴卖钱度日。一天,北风呼呼吹着,金线砍柴回家,天上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他加快了脚步,走着走着,“哎哟!”脚被什么锥了一下,好痛啊!金线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枚针,便捡了起来。他正缺枚针给爷爷补破衣哩。金线背柴回家,看见爷爷蜷缩在破被里冻得直抖,不由得泪水滚滚,便赶紧给爷爷煮了点粥,让他喝了暖暖身子,然后,自己坐在床边给爷爷补破衣。金线手里拿着一块旧布
金瓜儿银豆儿 从前,铁柜山下,住着老两口。他们俩开了一块荒地,栽种一点蔬菜瓜豆,过着苦日子。这一年,天气大旱。天上不下雨,河里水晒干;种子不发芽,菜苗不出土。春天过去了,老两口的菜园还是一片白地!他们好忧愁啊,眼望着荒凉的菜园,不住地唉声叹气!有一天,他们忽然发现菜园里有两棵茁壮的嫩芽芽,顶破干硬的地皮,冒出头来了。一棵芽芽粉红,一棵芽芽翠绿。老两口好欢喜啊!早松土,晚锄草,十里路担来清泉水,一勺一勺舀着浇。这两棵稀罕的芽芽呵,一天比一天长得高。红芽芽长了八尺八,蔓蔓爬上葫芦架。生绿叶,开黄花
输了以后怎么办 贝多芬式的故事失败是从小拇指尖入侵人生的。早上例行练琴,钢琴家莱昂·弗莱舍发现,自己的右手小拇指懒洋洋地趴在白键上不肯使劲儿。它不疼,也没有伤口,只是指尖稍稍有点麻木,弹不出标准音。没过多久,右手无名指也跟着偷懒,像躲在战壕里不愿冲锋的逃兵,蜷缩成一个圈,不肯叩响琴键。钢琴家生气了。那是1964年,36岁的弗莱舍即将迎来自己钢琴生涯的20周年纪念,他有整整一年的巡演计划。换作其他人也许会停下来休息,但他是一个苛刻的完美主义者,他开始了更高强度的练习
蔡伦造纸 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纸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了。那么是谁发明了纸呢?对了,是蔡伦。但是蔡伦为什么要发明纸?又是如何发明的呢?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把字写在竹片上,叫做竹简,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就像竹帘子一样,就成了册,相当于现在的书。因为一片片的竹简写不了多少字,所以现在的几页书,那时候就是重重的一大册呢。而古人的一部书,总要编很多册,小孩子如果带一部书上学堂,很有可能要拿大篓子来当书包。竹简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抹掉、生虫,不管怎么处理
金牛湖 从前,西湖是叫金牛湖的。那时候,湖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田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地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沉,谷粒儿长得圆,像一串一串的珍珠,真叫人喜欢。农闲了,大家就到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亲,过着安乐的日子。在这湖底,住着一头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会出现:老远老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清水,这样,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的了。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啦
金斧头 从前,有一个人叫陈平,他家里很穷,连饭都很难吃上。为了糊口,爸爸妈妈只好让他给地主刘扒皮家干活。陈平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歇气儿。可是刘扒皮还嫌他干的活少,动不动就打骂他。冬天到了,寒风刺骨,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可刘扒皮扔给陈平一把斧头,逼他上山砍柴去。陈平穿着单薄的衣服往山上爬,手脚都冻僵了。经过独木桥时脚步不稳,插在腰间的斧头滑出去,掉进河里去了。 没有了斧头,不能上山砍柴,回家又怕地主的皮鞭子,他急得在河岸上放声大哭。他的哭声感动了河神。 河神化成个白胡子老爷爷,站在陈平面前
隔墙有耳 从前,有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他总是喜欢四处打听别人的秘密。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憋在心里真难受。一天他喝了几杯酒,终于忍不住,拉着好朋友,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他哪里想得到,就在墙另一边的隔壁房间里,有人把他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于是没过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多嘴的坏毛病啦
贾岛写诗 唐代诗人贾岛,小时候读书很认真,长大后写了许多诗。他写的诗不但意境好,而且用词准确。他说自己写诗苦苦思索:“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次,他想好了一首写夜景的诗,但对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字把握不朵。他想了又想,是不是用“敲”字更好呢?当时,贾岛骑着驴子在街上走,一边思索,一边用手势做着&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