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一切为了电池!(爱迪生电池) 19世纪,电灯、电话、电报、电唱机等相继被发明出来。这些电器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欢乐。然而,这些电器都是要用电的。没有了电,它们就毫无利用价值,成了一堆废物。电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发电机发电,二是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比发电机便于携带,有了它,哪怕是深山或是再偏僻的地方,也可以有电灯照明。于是,各路“英雄”为了发明更好的电池前赴后继……&ldquo
爱观察的达尔文 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从小就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制作动植物标本。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人希望达尔文将来也能从医,就把他送到医学院学习。可是达尔文整天“不务正业”,父亲非常生气,将他送到剑桥大学学神学。然而,达尔文仍然痴迷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达尔文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有时候,他爬到树上去看小鸟孵蛋;有时候,他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带回家养在鱼缸里观察。蝴蝶呀
爱因斯坦:别人不是你的镜子 小时候,爱因斯坦十分贪玩。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爱因斯坦就是不听,把母亲的话当成耳边风。一个秋天的上午,爱因斯坦正要去河边钓鱼,父亲将他拦住了,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看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我们钻出烟囱后
爱迪生:发明家的起点 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生病,只上过三个月的学,靠着妈妈在家里的启蒙,自学了一些基础知识。最特别的是他好问,好想,好动手试验。 1859年小爱迪生12岁时,为了挣点钱买实验器材,他决定到火车上去卖报。 有一次,他去报社等着拿晚报,在办公室看到了报纸正式印刷前的清样,上面头版头条新闻突然跳进了他的眼帘: 约翰斯顿将军阵亡 内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双方阵亡人数共计已超过25000人 当时美国内战处在重要关头
爱迪生:小报童办报 要当发明家,就少不了做各种实验;要做实验,就得有实验材料;要有实验材料,就得有足够的钱,可爱迪生不想向父母要钱。他觉得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美国大工业城市底特律,距离休伦镇70多公里。爱迪生12岁时,由美国中部延伸过来的铁路穿过休伦镇,通到了底特律。一天,爱迪生听说从休伦到底特律的列车需要一个男孩在火车上当报童,兼卖水果和食品。爱迪生觉得,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晚上,爱迪生对南希说:“妈妈,我想到火车上卖报。”&ldquo
牛顿的故事 少年牛顿 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接生婆和他的双亲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大约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得以回到母亲身边。12岁时进入中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