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三娃|八年抗战未杀敌,死前击毙日将军,四十余年无人知 强三娃,一个非常老土的名字。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正式发起侵华战争,强三娃的父母都是平民,不幸在战争中被日寇所害,第二年,18岁的强三娃参加革命军,立志要为爹娘报仇,他在陆军第32军141师721团,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强三娃生活在农村,生性胆小,一直被邻居伙伴欺负,尽管18岁成年了,却一直胆小如鼠,参军一年多,从没杀死过敌人,身边的战友或多或少都杀过几个日本鬼子,这让强三娃更加抬不起头来。强三娃参军是为了杀敌报国的
张謇: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11894年9月,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移驾紫禁城,满朝官员都出城迎驾。当日,恰逢暴雨,路面积水颇深,文武百官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百官之中,有一人目睹此景,心如死灰。多年后,他说,就在那一刻,“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其实,满朝文武中最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就是他了,因为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大魁天下”,成了本年恩科取士的状元。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年后
张良拜师(张良拾鞋)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
悬鱼太守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太守,他是一个不收礼的好官。一天,他的一位手下送给他一条鲤鱼。羊续当然是不收啊,再三推让。可那位手下说,只是一条鱼而已,不是什么大礼,坚决要送。羊续只好留下了鲤鱼。不过,他并没有吃它,而是将它挂在屋外,任风吹,任雨打。过了一段时间,这位手下又送来了一条更大的鲤鱼。羊续指了指屋外的鱼干(没错,上次那条鲤鱼已经变成鱼干了),对手下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经成了鱼干,请你一起拿回去吧。”手下惭愧极了,取下鱼干,走了
愚人得燕石 宋国有一个愚蠢的人,他在齐国临淄附近捡到一块颜色像玉的石头,其实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燕石,由于这个人没有见识,他惊喜得不得了,以为捡到了值钱的宝贝。他双手捧着这块燕石,一会儿把它贴在脸上,一会儿用手小心地抚摸。回到家里以后,还一个劲地盯着燕石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晚上,这个人要睡觉了,只好把石头放进柜中。他刚躺下一会儿,觉得心里很不踏实,于是起身从柜中取出“宝贝”,把它放在枕头下,这才安心地睡去。可是他睡着以后
战争中的人性 1944年,在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对母女被抓捕关了进来。时值寒冬,温度很低,再加上食物的匮乏,五岁的莉莎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一下就染上了风寒,身体虚弱不堪。她的母亲非常心疼,可是无能为力。生病的莉莎非常难受,经常哭闹。她的母亲也知道,如果莉莎因为年幼无知而惹怒残暴的纳粹士兵,那么结果必然是死路。因此母亲只能躲躲藏藏,不敢让士兵看到自己的孩子哭闹。可是意外还是来了,一天集中营负责看守的头目在睡觉时被莉沙的哭声吵醒,本就凶残的他大为恼火,直接叫嚣道:&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