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 小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纸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了。那么是谁发明了纸呢?对了,是蔡伦。但是蔡伦为什么要发明纸?又是如何发明的呢?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把字写在竹片上,叫做竹简,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就像竹帘子一样,就成了册,相当于现在的书。因为一片片的竹简写不了多少字,所以现在的几页书,那时候就是重重的一大册呢。而古人的一部书,总要编很多册,小孩子如果带一部书上学堂,很有可能要拿大篓子来当书包。竹简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抹掉、生虫,不管怎么处理
蔡伦之死与造纸术外传 说蔡伦最伟大,自然不会有任何异义,因为造纸术位列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首,另外三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均产生于他身后一千年的宋代。在一部美国人写的《影响世界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中,蔡伦名列第七。蔡伦大约生于公元63年,湖南郴州人,曾任尚书坊,主持朝廷用的各种器物的制造。公元105年,他用树皮、破布、麻头、鱼网造出纸张,呈送给汉和帝,受到奖励,官封龙亭侯(今陕西羊洋县),后人戏称他“蔡侯纸&rdquo
董澐拜师 明朝时期,有个叫董澐的人他喜好文学,是太湖一带颇有名气的诗人。在他六十八岁那年到会稽(浙江绍兴)去游历,听说王阳明在深山里讲学,便赶去听讲。一连听了几次,觉得王阳明很有学问。于是他便向王阳明提出,要拜王阳明为师。那年王阳明五十三岁,比董澐小十五岁。因此王阳明再三推辞,表示年轻的人不能收年长的人为弟子。跟董澐在一块儿搞诗社的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来劝董澐,他们对他说:“您这样老了,何必再那么用功呢?”董澐笑着回答说:&ldquo
被子和骡子 在红军队伍中,有一位叫傅连暲的随军医生。他原本在福建汀州开了一所医院,后来受到红军的感召,自己也穿上了军装。傅医生医术十分高明,每到宿营地,他顾不上休息,就背着药箱四处巡诊。由于长途跋涉、餐风宿露,许多战士的脚走坏了,或者受了风寒、患了肠胃病,傅医生总是耐心给他们治疗,一点都不嫌麻烦。一九三四年11月的一天,部队刚刚渡过湘江,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这条路一边靠山,一边靠河,路面只有二尺多宽。傅医生骑着马,沿着靠河一边的路走着,没想到路上泥土松软,马一失蹄,他连人带马掉进了河中
被自己炮弹击落的飞机 1956年9月21日,格鲁曼公司的试飞员汤姆·阿奇特驾驶F-11F战斗机进行航炮对地攻击的测试时,他首先将战斗机机头向下压朝海面冲去,然后开始使用F-11战斗机上装备的柯尔特MK12型20毫米航炮进行了一轮射击,紧接他继续驾机俯冲准备进行第二轮射击。但是1分钟后,他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突然爆裂,同时发动机也出现杂音。出现事故后,阿奇特赶紧向地面通报异常,并立即终止测试,而是向机场返航。但是在当时飞机已经难以操控,阿奇特操纵飞机艰难的返航和迫降
让马夫当丞相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婴商议政务。当时正值寒冬,齐景公就让晏婴帮他端一碗粥来,晏婴拒绝了。齐景公只好让奴仆去盛粥。齐景公喝了热粥以后还是觉得冷,又让晏婴把皮袄拿过来帮他披上。晏婴也没有动身。齐景公很生气,问晏婴:“只是一些小事而已,你却这也不干,那也不干,我提拔你做丞相有什么用?”晏婴沒有回话,跑到外面叫了一个养马的奴仆过来说:“如果大王叫你去端粥和披衣,你会去吗?” &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