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雨燕 在很久之前,有一个丘陵村庄,那里水草丰沛,常年弥雾,村民们都以种稻谷为生,虽然这里土壤肥沃,庄稼长势喜人,但这里也很招蝗虫光顾,有些时年,蝗虫飞来,会将庄稼啃食尽毁,村民们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蝗虫之患,有位老者从很远之地带来了几只雨燕,老人给它们在自己的房檐筑巢,希望它们能够长久的住下去。那几只雨燕刚来这里,很是喜欢,因为这里气候宜人,飞虫很多,是理想的居住之地。很快,没几年,那几只雨燕带来了更多的同伴来这里定居,老人只是希望雨燕的到来可以赶走蝗虫们的侵害
拆烧鲢鱼头 清朝末年,镇江有一个财主,十分吝啬。他想砌一座楼,连一个泥瓦匠也找不到,只因当地人人都知道他刻薄,不愿和他来往。凑巧有一批外地来的工匠倒愿意,财主赶紧把他们雇下来。 第二天天没亮,财主就去喊工匠出工,等太阳升了老高才送饭。工匠们一看,是一桶照得见人的稀饭和一碟臭咸菜,气得工匠们要摔碗。原想中午如此,晚上能好点,哪晓得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连三天,天天如此,工匠们决定给财主点厉害看看。自打这天起,财主光看到工匠们忙得团团转,就是不见墙长高。他眼珠子一转
棒槌精的传说 老早以前,药山叫长乐山。那时候人们还不完全认识中草药,更没有多少人见过“百草之王”中的棒槌精啦。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年月里。话说有这么娘俩,儿子叫关良,年纪十六七岁儿,长得粗眉大眼,结结实实,显得很诚恳善良。娘俩住在长乐山脚下,常年靠打柴过日子。一天,关良在山上打柴,累得又饥又渴,想找点水喝。抬头看了看,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泡子,水是瓦蓝瓦蓝的,也不知道能有多深。关良渴得正急眼,简直地走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
跟皇帝讨债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后不久,就把他老父亲从家乡沛县阳里村接到长安,让他做了太上皇。不料这位太上皇过惯了采桑耕田的农家生活,对眼下皇宫里的奢华还真是不习惯,整天惦念着老家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没多久,他因思虑过度,一病不起。刘邦弄清了老父亲的病由,决定陪他回家乡走一趟。想当年刘邦还是一个市井闲人,此次以龙体之尊回老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衣锦还乡了,其声势自然是浩大而隆重。高祖还乡的日子到了,阳里村的百姓人人换上新衣服,一大早就聚集到村口迎接。快到晌午,才见浩浩荡荡过来几千人的队伍
好女不吃两井水 大约四十年前,青石砬子村有个叫春花的姑娘,人长得漂亮,心肠也特别好。这天早晨,她挑着水桶去担水,只见本村的王半仙弯着腰在井台边捞水桶。他常年在外面跑江湖,不擅长农村的活计,急得满头大汗也没把水桶捞上来。春花拿起扁担,三两下就把水桶捞起来,打满水拎到井台上。王半仙感动不已,说:“春花,叔给你算一卦吧?”王半仙算卦出了名的准,春花听后喜出望外,不好意思地说:“王叔,您给俺算算婚姻吧!&rdquo
老虎外婆 有一位老婆婆挎了个篮子出门去,走啊,走啊,走到山坡上碰见一只大老虎。大老虎问:“老婆婆,您这是上哪去啊?”“呃,我去看我的外孙女,小朵朵去。”“小朵朵,她住在哪啊?”“呃,下了山坡过了小桥,她就住在一棵大柳树的下面。”“哦,呵呵,我知道了,老婆婆,呃,您的篮子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