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哑女告状 书生陈光祖家道中落,投奔[ tóu bèn ]岳父掌家,不料岳父已故,被继室赶走。未婚妻掌上珠闻讯,命老仆掌忠将光祖暗藏于其父生前读书处攻读。后光祖高中榜首,派人迎娶,继室因所生女赛珠貌似上珠,而将其假冒上珠嫁出,并纵火欲烧死上珠。上珠得继室前夫所生之子呆大救助,两人相偕赴京鸣冤。赛珠得知,将他俩骗入府中,误杀呆大,又用针刺哑上珠。在掌忠帮助下,终于冤情大白,赛珠被处极刑
咸死他! 我们都看过革命战争那个年代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解放区最缺的是什么?是盐和医药。这里不说医药,只说说盐的故事吧。从封建社会,到解放初期,国人吃的都是海盐——也有人称之为“大子盐”,这种盐都是像冰糖快一样,一小块一小块的,吃的时候,有时候还要把它弄碎,这种盐的味道比较好。至今人们还说“大子盐”好吃。虽说味道都是咸的,但似乎那咸味与如今吃的井盐,或者岩盐稍有区别
和尚戏乾隆 乾隆皇帝游江南,其实并不是真心游山玩水。他只怕江南百姓造反,特意借个游山玩水的名义,到江南来探听消息,察看虚实。那时,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个和尚,叫诋毁。这和尚不讲究诵经打坐,专喜欢议论天下大事。要讲便讲,要骂便骂,毫无顾忌。只因他讲得有理,骂得有趣,所以老百姓都喜欢亲近他。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听说有这么个和尚,他眉头就打起个疙瘩,心想:这老和尚取这么个怪名号,必定是个隐迹山林的明朝遗老,不守本份的人。我倒要去听听他到底毁些什么。于是,他便换上一身蓝衫,拿把描金折扇,扮成秀才模样
叫黑豆的羊 这么多年来,每次从省城回到老家,娘都要让我去祭拜一只羊。这只羊是一座雕像,它那两个细细的羊角,倔强地挺立着,两只耳朵又大又长,宽阔下垂着,头向上抬着,精神百倍,显得威风八面;两只前腿悬在半空,两只后腿立在石头上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放着光芒。我们的面前放着很多蒲团,娘恭恭敬敬地跪下,我也跪下来,规规矩矩地磕了四个头。一点儿也不奇怪,这要从我刚出生时说起。20世纪40年代,我出生在老家胡家坳,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因为家里穷,吃不上喝不上,娘生下我之后就没了奶水,怎么办呢?爹娘犯了愁
口弦琴与石头姑娘 在赫哲族,每当人们吹起欢快的口弦琴尽情地娱乐时,老人们往往会讲起令人尊敬的石头姑娘。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边霍通村的老百姓得瘟疫,全部病倒了,先死的还有人埋,后死的就没人管了,有的死在水缸边,有的躺在灶洞旁。当时,有个老人来霍通村走亲戚,他进了村,不见鸡飞,也不见人影,四处一片寂静。他走了一家又一家,只见一个吃奶的女孩,一边哭一边吸吮着死去妈妈的乳汁,老人含着热泪抱起女孩离开了霍通村。冬去春来,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女孩长大成人。一天,姑娘问老人:“好爷爷
变驴记 唐朝的时候,汴州西面有一家小客店。店主名叫三娘子,她很有钱,家里驴子特别多,常常以很低的价钱卖给过路人。一天,有个叫赵季和的客人到洛阳去,从这儿路过,就住在三娘子的客店里。店里只有一张大床,上面睡了六七个客人。半夜里,别人都呼呼大睡了,只有赵季和睡不着。突然,他听见隔壁三娘子房里有声音,好像是什么动物叫。赵季和就坐起来从墙缝里偷看。他看见三娘子点亮了蜡烛,然后,从木箱里拿出一副小木犁,一只木牛和一个小木人。她把小木人放在床前的泥土地上,朝它们喷了一口水.啊,小木人动起来了
变成蟋蟀的男孩 古时候有一个皇帝,酷爱斗蟋蟀。但是,御花园花儿太香,虫子太少,养不出强健的蟋蟀。为了弄到天底下最善战的蟋蟀,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各州府长官,端午之前,必须进贡三只超级蟋蟀,否则革职查办。”什么是超级蟋蟀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十战十胜而毫发无损,是一级蟋蟀;百战百胜而毫发无损,是超级蟋蟀。就这样,寻找超级蟋蟀的任务一层层派下来,从州府到县城,从县城到乡镇,最终派到竹筒村村长祝成名头上。祝成名手无缚鸡之力,是个地道的书呆子,既不忍收蟋蟀税
厨子得宝 一连下了几天雨,财神望着一堆黄灿灿的元宝,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这场雨不晓得要下到什么时候才停,再这样下去,我这堆元宝恐怕要发霉了。” 好不容易天才放晴,财神松了口气,把元宝搬到空地去晒。 不久,有一个厨子匆匆忙忙地从远处走来。财神来不及收藏元宝,就把它们变成一群鹅。 厨子正因为买不到鹅而发愁,于是就把财神叫住了,要求财神卖一只鹅给他。 财神说:“这些鹅是不卖的。你要买鹅,到别处去吧。&rdquo
卖画不要钱 清朝末年,有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这道士知识渊博,能画一手好画,尤其酷爱猜谜。一天,他来到京城。心想,人们都说京都里人才济济,我要亲眼见识见识。于是,他精心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黑毛狮子狗。那狗画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发亮的皮毛,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道士来到闹市,把画悬挂在路旁,顿时招来许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钱要买这幅画。道士笑着说道:“我这画不卖,出多少钱也不卖。这幅画内藏有一字,要是有谁猜中,本人分文不要,白白将画送给他。“众人一听
半箱石头 明崇祯年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天下大乱,兵匪横行,许多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商贾赚了银子回乡时,害怕半路上被抢,通常要去镖局雇几个镖师护送银车。“威兴”镖局是家老镖局了,自从大当家许老爷子病故后,镖局的生意便交给了许老爷子的大儿子许明堂手上。许明堂为人谨慎,做事沉稳,把威兴经营得很是红火。这年,一个姓马的商人来到镖局,要托许明堂为他押送半箱青玉石回乡。许明堂见来了大买卖,赶紧命人茶饭伺候,酒足饭饱后,他与马老板攀谈起来,说如今世道兵荒马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