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 1000多年前,奔流不息的澜沧江边,盛开着101朵花;茫茫的大森林里,有101个国家。在这101个国家中,最美丽、最富饶和治理得最好的是勐董板,即人人都向往的孔雀国。据说,孔雀国位于茫茫森林边缘,那里的山最绿,水最清,花最清,花最香,人也长得最漂亮,并且每个人都有一件孔雀羽衣,穿在身上便可以飞,在这个国家里,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饭吃,没有吵架,没有盗窃大人知书达理,小孩天真活泼,村村寨寨和睦相处,官家百姓都以善待人,这样美的地方,谁不称赞,谁不喜欢,谁不向往
老鼠装死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
龙牙颗颗钉满天(苗族) 早先,寨子里住着一对夫妻。他们的年纪渐渐老了,头发越来越白,却还没有一男半女。他们常常唉声叹气地说:夫妻背上啊背竹箩,年年依旧哇两公婆!有一天,他们俩在山坡上挖玉米地。老爹爹边挖边想着孩子,他抹着眼泪低低地哭诉:呜呜呜,你一锄来呀我一锄,没有孩子呀我好苦!这些话触动了老妈妈的心窝窝,她把锄头一撂,一屁股坐在地上,捂着脸哭起来:呜呜呜,没有孩子呀日子苦,捂着面孔啊我放声哭!两位老人正哭得悲悲切切的时候,忽然,山顶上“轰隆隆&rdquo
乾隆与船工对对联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扬州,泛舟城南宝塔湾。陪同官员有个叫阮云扬州人。此人后来官至中堂,后人称他阮中堂。当乾隆皇帝问起有关扬州的风土人情时,阮云道:“我们扬州古城是历史的文化中心,仕农工商、渔樵耕读,上自八十老太公,下至七岁小童,都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乾隆皇帝心想:你这不是说大话吗?就随手指指船尾老船公问道:“这个老头也能作诗对联吗?”阮云点头说能。乾隆就对老船公说:&ldquo
菊花仙子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 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 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
孝顺的包拯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为人正直,少年时便以孝顺而闻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时,包公中了进士,当时28岁。包公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但是他的父母因为年老多病,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在身边,那么这个儿子不能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着儿子去外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