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劝学(好学的比喻) 春秋时期,晋平公有一次对他的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时间太晚了!”师旷就说:“时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师旷说:“我做臣子的,哪里敢和大王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在少年时候好学,他的前途正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
左宗棠:御赐黄马褂不翼而飞 清晨,大帅左宗棠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四面一望,突然发现昨天晚上端端正正挂在屋梁中央的御赐黄马褂不翼而飞。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左宗棠大声疾呼。佩带腰刀的卫队长立刻跑进卧室,双手抱拳,低声下气,叩问:“大帅,什么事?请吩咐……”“什么事?得问你们卫士……”左宗棠大发雷霆,&ldquo
少年康熙擒鳌拜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
张良拜师(张良拾鞋)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
张謇: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11894年9月,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慈禧太后从颐和园移驾紫禁城,满朝官员都出城迎驾。当日,恰逢暴雨,路面积水颇深,文武百官个个匍匐路旁,衣帽尽湿。百官之中,有一人目睹此景,心如死灰。多年后,他说,就在那一刻,“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其实,满朝文武中最不应该有这种念头的就是他了,因为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大魁天下”,成了本年恩科取士的状元。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年后
强三娃|八年抗战未杀敌,死前击毙日将军,四十余年无人知 强三娃,一个非常老土的名字。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正式发起侵华战争,强三娃的父母都是平民,不幸在战争中被日寇所害,第二年,18岁的强三娃参加革命军,立志要为爹娘报仇,他在陆军第32军141师721团,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强三娃生活在农村,生性胆小,一直被邻居伙伴欺负,尽管18岁成年了,却一直胆小如鼠,参军一年多,从没杀死过敌人,身边的战友或多或少都杀过几个日本鬼子,这让强三娃更加抬不起头来。强三娃参军是为了杀敌报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