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割股充饥早年重耳流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他聪明过人。他6岁让梨的故事,小朋友们都知道了,但孔融分梨的故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
孔子的怪壶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乘着马车周游列国。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时,乘坐的马车突然被两个孩子拦住了。孔子问:“你们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听说你是个有学问的人,我们想请你替我们评评这个理。我认为,知识越多越好,因此我整天读书,你说这样做对吗?”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反驳道:“不对,整天死读书,不求甚解,与不读书又有什么区别?”孔子笑笑,从车上拿出一只椭圆形的木壶
左宗棠:御赐黄马褂不翼而飞 清晨,大帅左宗棠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四面一望,突然发现昨天晚上端端正正挂在屋梁中央的御赐黄马褂不翼而飞。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左宗棠大声疾呼。佩带腰刀的卫队长立刻跑进卧室,双手抱拳,低声下气,叩问:“大帅,什么事?请吩咐……”“什么事?得问你们卫士……”左宗棠大发雷霆,&ldquo
师旷劝学(好学的比喻) 春秋时期,晋平公有一次对他的臣子师旷说:“我的年纪大了,已经七十岁了,虽然很想求些学问,读些书,但是,总觉得时间太晚了!”师旷就说:“时间太晚吗?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平公说:“我和你说正经话,怎么你竟和我开起玩笑来了!”师旷说:“我做臣子的,哪里敢和大王开玩笑。说实在的,一个人在少年时候好学,他的前途正像早晨的太阳,辉煌而灿烂
干将莫邪 楚国有一对善于铸剑的夫妇:干将和莫邪。有次他们为楚王铸剑,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此次铸的剑有雌雄两把,而此时妻子莫邪身怀六甲,即将分娩,干将临行前对妻子说:“我为大王铸剑,三年才成,大王为此定然愤怒,我这一去,必遭杀身之祸。你若生一男孩,就让他叫赤比,等他长大后,就告诉他——‘出门望着南山,看到一棵长在石头上的松树,雄剑就藏在树后’。”于是别了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