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巧妙回国 1955年6月15日,在美国FBI眼皮子底下,钱学森与夫人蒋英巧妙配合,成功给祖国寄出了求救信,这才使得已被美国软禁5年的钱学森一家,有机会重回祖国。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钱学森被美国软禁起来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学森太优秀了,优秀到连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都说:“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钱学森在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后
里根的幽默 一次,里根总统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观众发出惊叫,但是南希却灵活地爬起来,在200多名宾客的热烈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在讲话的里根看到夫人并没受伤,便插入一句俏皮活:“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这样表演
郑板桥吃鱼的故事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生于清康熙32年(1693),卒于乾隆30年(1765)享年73岁。 他是康熙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24岁中秀才),雍正举人(雍正十年40岁中举),乾隆进士(乾隆元年44岁才进士及第)。他50岁时做了范县知县,54岁改任潍县知县。在他61岁的时候,为赈灾济民而忤逆大吏被罢官回家。 郑板桥三岁丧母,父郑立庵,号梦阳,乃一介寒儒,忙于教馆,动荡生涯,无持家能力。老祖母年迈,也无暇顾及幼年的板桥。幸亏有老祖母的侍婢费氏成为小板桥的乳母
陈景润的成长故事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
雷锋小时候故事 一九五〇年夏天,雷锋穿着斗争地主时分得的衣服,背上书包,迈着轻快的脚步上学去了--这是他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现实了。崭新的生活,使雷锋想起了许多往事。在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地主家的儿孙去上学,那时候的学校是为有钱人家的子弟开的,穷人家的孩子哪能踏进学校的大门。解放了,只有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雷锋才有了挺直腰板上学去的权利。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发给他两本书,一个笔记本。他看到好多小朋友交书费、学费,也把乡亲们给他的几个钱拿出来,交给老师。老师亲切地说
霍金的故事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