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不服老的“90后” 袁隆平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前两天袁老又获得了共和国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这一切,都和水稻有关。“跳农门”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在自己手里1949年新中国成立,袁隆平19岁,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他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全家争论的焦点。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董养性:做事,无需考虑太多 董养性是明代学者,他少时家贫,穿衣吃饭尚不得温饱,自然更无钱读书。村子里有一位长者觉得董养性天资聪慧,是个可塑之才,劝他不要荒废时日,想办法读书学习。他摇头道:“现在我还没想好以后要做什么,我得做好规划后,再一步一步来实施。”可是,董养性见识和能力都很有限,哪能做得出什么规划呢?于是,大好时光就这样一天天地流逝了。这天,长者看到董养性在街上闲逛,对他招了招手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rdquo
范曾点醒朱军 2008年奥运会临近开幕的那段日子,主持人朱军的工作很多。累得筋疲力尽,心情也十分烦躁。有一天,他忙里偷闲,前去看望已经多日没见的师父范曾。朱军一进门就开始埋怨:“先生,我最近快累死了。”范曾点头说:“ 是, 你们最近肯定特别忙。” “ 先生, 累得我直想骂人。”范曾问:“骂谁呀?”朱军满肚子的苦水, 一脸沮丧地说
诚实比一百棵樱桃树更宝贵 这是一个美国的故事。 不过,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不能叫美国,只能叫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在一个种植园主的家里,有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这一天孩子的父亲带回来一把小斧子。他把斧子放在家里,自己有别的事情出去了。这孩子觉得那把斧子很可爱,就把它拿在手里玩起来,斧子闪着光亮,究竟快不快呢?他想试一试。他家房子后面有一个樱桃园。在孩子的眼中,这就是一个树林。樱桃树也是树,和别的树一样。孩子看见过大人用斧子砍树,他也要学样。砍哪一棵呢?他选了一棵最细的,用力挥动斧子砍下去
请不要用聪明夸我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森特8岁时,进入牛津郡的一所小学上学。从入学的第一次考试到毕业时的最后一次考试,艾玛的成绩都非常优秀。在毕业会考时,她更是获得了8个A+和两个A的优异成绩。不仅如此,在毕业联欢会的戏剧演出中,艾玛也扮演了领衔角色而且表现出色,赢得热烈的掌声。琼斯老师见状,疑惑地问:“怎么了孩子?我是在夸奖你呀。”艾玛低下头,犹豫了一会儿,小声地说谢谢。不过,可不可以不要用‘聪明&rsquo
贾岛写诗 唐代诗人贾岛,小时候读书很认真,长大后写了许多诗。他写的诗不但意境好,而且用词准确。他说自己写诗苦苦思索:“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次,他想好了一首写夜景的诗,但对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字把握不朵。他想了又想,是不是用“敲”字更好呢?当时,贾岛骑着驴子在街上走,一边思索,一边用手势做着&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