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宽容” 毕加索成名后,其作品非常畅销,冒充是他真迹的假画,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出来。但毕加索对此似乎却并不在意,更不愿意去追究那些可恶的造假者。一天,毕加索的一个学生忍不住问他:“老师,市面上有许多您的假画,严重影响你的声誉,你为何不去制止一下?”毕加索微微一笑道:“为什么要去制止呢?画假画的人,不是画技很高的穷画家,就是非常熟悉我画风的老朋友。前者天赋很高,但生活不易,应该给予他们宽容和帮助,他们今后方有出头之日
柳公权拜师练字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写得清峻挺拔,为后世学者钦敬临习。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请看下面这个故事: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
林肯:我为什么不能借钱给你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曾连任美国总统。江斯顿是美国总统林肯继母的儿子,他来信向林肯借钱,林肯写信回复了他。亲爱的江斯顿:你向我借80块钱。我觉得目前最好不要借给你。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你那浪费时间的恶习,改掉这种习惯对你来说很重要,而对你的儿女则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在没有养成闲散的习惯之前,尚可加以制止。我建议你去工作,去找个雇人的老板,为他“卖力地”工作
沈从文知错就改 沈从文的故事,不一定在大家身上都发生过;但类似的事情呢?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
法拉第:首先做一只孔雀,其次才是开屏 1791年秋天,他出生在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父亲体弱多病,铁铺不得已转让他人而当帮工,从小他就在别人的吆喝声中长大。为了补贴生活,读几年小学就辍学,尚不到12的他就做报童,次年在一家书店学习。一天的劳动,大家都是筋疲力尽,唯有他一声不吭地找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暗淡的烛光下苦读。有时,实在累了,他就用冷水浇头,还用指甲在手上划过,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渐渐地,他着迷那些奇妙的电的现象,那些化学试验也令他痴迷不已,常常在工作中傻傻呆立
泥人张的故事 中国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听说民间有一个很著名的彩塑艺人,名叫张明山,就召他进宫为她捏泥人。张明山将黏土搀入棉花,弄均匀之后,捏制出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像。慈禧太后看了,不禁连声叫好。从此以后,慈禧太后常常叫他进宫去为她捏泥人。因为他姓张,人们就叫他“泥人张”。 张明山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为了成为一个彩塑家,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1826年,他在天津出生。由于家境非常贫穷,他只念了三年私垫就辍学了。八岁那年,他帮助父亲制作泥塑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