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植树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史记·王宝强传 王宝强者,冀中刑台氏人也。少聪颖,有辩才,善插科打诨,其志弗于课堂。稍长,顽劣见起,及八岁,入少林。寒暑数载,功成,思下山仗剑悠游,乃辞。经年浑迹于莽间。 辛卯春,礼部伶角班筹剧《士兵突击》,发榜纳贤。宝强冒然往,喜折头魁。及该剧广播,宝强声名日隆。其后《顺溜》、《泰囧》等红遍大江南北,宝强风头无两。旌旗招摇,感气场于里巷;人声鼎沸,叹声薄于昊天。 及乙未,宝强粉丝堵于王府,掷果而盈车。有曰马蓉者,几经展转,求签名于绢绡。此女颇丰腴,明眸含情,秋波频送。宝强喜之,不多日
史泰龙:1849次拒绝 第1850次,他人生的逆转时刻来了。在美国,曾经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但他仍执著地坚持着心中的梦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当时,好莱坞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剧本一一前去拜访。第一遍下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后,他又回去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自我推荐。在第二轮拜访中,他仍然遭到了500次拒绝
名人苦读趣事 “天才出于勤奋。”许多文学家、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就是从小刻苦读书。请看鲁迅和王亚南苦读的趣事。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
名人读书的故事 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吓人的怪兽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天才画家、学者、科学家,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花了四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不朽之作《蒙娜丽莎》。然而,他想成为艺术家的梦想在儿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但是,小达·芬奇成功地说服了父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达·芬奇从小对各种事物就很好奇,喜欢观察和幻想,还会把他见过的美丽景色、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及昆虫小鸟都画下来。他对学习拉丁语一直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