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历史故事
大禹治水 大禹姓姒(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从他父亲鲧(gǔn)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我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古老故事,就是从鲧开始的。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富兰克林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rdquo
小水怪与大狗熊 很久很久以前,在离古龙德镇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家很古老很古老的磨坊。磨坊主名叫米歇尔,他的两个徒弟名叫马兹和斯特凡。 有时候,来磨面的村民不那么多,干完活儿,米歇尔和他的两个徒弟就忙里偷闲睡一觉。偶尔,师徒一齐动手,到水轮磨坊的引水渠里去抓鱼。 这一天。马兹运气特别好,在引水渠里逮到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梭鱼。“把它拾掇干净了,做一餐煎鱼吃,晚上干完活儿以后,咱们一起来享用它!”磨坊主米歇尔说道。 鱼煎熟了,吃的喝的全部在餐桌上摆好了
寿比南山的传说 弘治十二年(1499年)皇帝朱见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称衡王。当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寿礼最珍者,请首席首座。届时,青州的文武百官,豪绅贵族为了讨好衡王,抬猪羊,携厚礼,蜂拥而至,好不热闹。献礼毕,百官们各怀鬼胎,但无一人敢去首席就座,全在偏席吃茶。时近正午,从大门外进来一个人,他衣衫褴褛,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且两手空空,却旁落无人的径直到首席坐定。众官见了即惊又妒,挤眉弄眼,咳嗽扬声:何许人也,献有何礼?衣衫褴褛者站起来,对大家说:“鄙人礼品最珍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几乎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qué)腿和参差不齐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一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拿来一些树苗,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父亲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他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为什么,他萌生出一个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苗早点死去。因此
大将白起 伊阙之战 1.公元前293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与以魏国大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联军对峙。不过秦国方面的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 2.联军的队伍中,韩国军队以小国自居,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所以韩军主将暴鸢(yuān)希望魏国军队打先锋。 3.魏军主将公孙喜认为韩军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武器装备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4.这时,秦军主将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魏军的位置处于韩军侧面略后。 5.一会儿
宝葫芦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大家都来赶集,卖各种东西的人都来了,买各种东西的人也都来了。就在这天的集市上,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他今天来卖他的葫芦种(zhǒng)子。白胡子老头摆开一个地摊(tān),把装着葫芦种子的葫芦壳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在自己面前,然后对来赶集的男女老少大声吆(yāo)喝着:“我的葫芦种子可不一般,神着呢,你拿回去,当天种(zhòng)下,当天就能给你结葫芦瓜!”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准当他是瞎(xiā)吹牛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
宅仙(聊斋故事) 不久前听友人给我讲了一个小经历,说他在山西办事时,借住在当地一位非常有名望的王姓富豪家中。当天夜里天气凉爽,正是适合睡眠的好时候。可是当他睡得迷迷糊糊之时,突然听到阵阵琐碎的敲梆子的声音,虽然有点吵人,但他也没觉得奇怪。不一会儿,这声音由远及近,竟然渐渐到了房门口,再过一会儿,忽然就在屋子里响了起来!“我一下子就被吓醒了!睁开眼一看,屋里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白胡子老头,手里拿着梆子一边敲一边走,走到屋子的一个角落竟然就凭空消失了!吓得我一身冷汗
安武林小时候 小时候,我的家乡很穷,没有地方可以买书。即便有买书的地方,我也没有钱,所以,借书成了我主要的阅读方式。我像一只警觉的猎犬一样,无论大人和孩子,只要我能闻到那股特有的书香味道,我一定会软磨硬泡把人家的书借来不可。因为别人催得紧,所以我看书速度很快,差不多是一目十行,估计我的快速阅读法就是借书养成的。有一次,我到一个同学家里,看到他正坐在苹果树下的小桌子上读书,那是一本发黄的很厚很厚的书。“什么书,我看看!”不容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