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柴郎与玫瑰仙子 在一座青山下,有一个十来岁就失去爹娘的小伙子,以担柴为生。一天中午,烈日当空。他担着柴正往回走,只听见背后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他放下担子,往后边看去,却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当他担起柴正要起身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转身看去,还是没有发现一个人影。他侧耳静听,又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不远的路边有一朵刺玫花红艳艳的,格外耀眼。会不会是刺玫在呼唤
和尚戏乾隆 乾隆皇帝游江南,其实并不是真心游山玩水。他只怕江南百姓造反,特意借个游山玩水的名义,到江南来探听消息,察看虚实。那时,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个和尚,叫诋毁。这和尚不讲究诵经打坐,专喜欢议论天下大事。要讲便讲,要骂便骂,毫无顾忌。只因他讲得有理,骂得有趣,所以老百姓都喜欢亲近他。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听说有这么个和尚,他眉头就打起个疙瘩,心想:这老和尚取这么个怪名号,必定是个隐迹山林的明朝遗老,不守本份的人。我倒要去听听他到底毁些什么。于是,他便换上一身蓝衫,拿把描金折扇,扮成秀才模样
皇帝下棋 象棋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到唐朝时发展到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闲着没事都喜欢下上几盘。传说在唐朝时期,象棋中的“车”[ jū ] 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一次只能走三步,为什么后来变得威力无比了呢?这还要从唐肃宗李亨说起。唐肃宗李亨是一个象棋迷,每天宁可不吃饭、不上朝,也要过足棋瘾。朝中只要会下点棋的大臣都被唐肃宗招进宣政殿下过棋。怕大臣糊弄他,每次下棋之前,唐肃宗总要先说上一句:“爱卿只管尽力下
馒头的来历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而有馅的则称为包子。而我国食品界把三国名相诸葛亮尊为馒头、包子业的祖师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故事说起。 诸葛亮《出师表》有“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一句。它描述的是诸葛亮当年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
维扬十友 维扬十友家里都算是中产,淡泊名利志气相投,经常在一起轮着坐庄请酒。有一个老人破衣烂衫,好像个叫花子,也跟着十个人蹭吃蹭喝,这十位性格好也不赶他。等到这老头蹭够一遍酒局后,有一天对这十位好友说:我也打算设宴回请你们一回以作答谢。十位朋友很高兴跟着老头回家,老头家里破破烂烂、还住着几个小叫花子,这分明是个花子窝。不过大家也没有嫌弃。坐定之后小花子们端上菜,用一块麻布蒙着好大一盘。老叫花子扯开布,好家伙,一个被蒸熟的小孩!!耳朵眼睛、四只手足,蒸的稀烂!!老头一个劲劝大家吃。老天爷
棒槌精的传说 老早以前,药山叫长乐山。那时候人们还不完全认识中草药,更没有多少人见过“百草之王”中的棒槌精啦。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年月里。话说有这么娘俩,儿子叫关良,年纪十六七岁儿,长得粗眉大眼,结结实实,显得很诚恳善良。娘俩住在长乐山脚下,常年靠打柴过日子。一天,关良在山上打柴,累得又饥又渴,想找点水喝。抬头看了看,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泡子,水是瓦蓝瓦蓝的,也不知道能有多深。关良渴得正急眼,简直地走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