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石饮羽 熊渠子是楚国人,从小决心要练就过硬的射箭本领。15岁那年,熊渠子辞别父母外出,拜名师学射箭。开始时,老师既不给他弓,也不给他箭,而是让他举石锁,熊渠子尽管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但是他想,既然老师让他这么做,那总是有道理的。于是他十分认真地用两只手轮换着将50斤重的大石锁一次又一次举起来。5年后,当熊渠子能举起300斤重的大石锁时,老师交给他一把大硬弓,还是没给他箭,老师让他每天对着目标瞄准,拉开弦和放开弦时双手不能有丝毫的颤动。熊渠子按照老师的教导又练了3年空弦,老师终于拿出箭来
对牛弹琴(在古代,真的有人对牛弹过琴吗) 两个人吵架,一方对另一方说:“我真是对牛弹琴。”对方并不是牛,自己也没有弹琴,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成语“对牛弹琴”是用来嘲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话,它的由来有个美妙的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公明仪极善弹琴,优美的琴声从他手下流出,听众便会如痴如醉。一年春天,公明仪带着琴去田野散步。春风柔和,送来青草阵阵芬芳,公明仪心旷神怡,不由得四处环顾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
悬壶济世 相传,汉代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他发现自己家楼下新开了一个小药店,主人是一位老者,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凡是有人来求医,老人就从葫芦里摸出药丸,让患者服用。吃了他的药,病情都好转了。每天看完病后,等到巷子里没人的时候,这位老者就悄悄跳进葫芦里,不见了。这一切被费长房看在眼里,心想這位老者肯定是位神仙。第二天,费长房就拿着好吃的去拜见他。当天晚上,老者带着费长房一起进了葫芦,里面别有洞天。老者坦言,自己的确是神仙,因为犯了错误,被罚下人间,通过治病救人积攒功德。费长房拜他为师,学得医术
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
愚公移山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