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私访(一碗水的故事) 明朝皇帝朱元璋,建国初期,有一次去私访,路过一座破庙的时候,口渴难耐,就看见不远处地里,有一个干活的农民,于是就让随从跟干活的农民讨水喝。大热天,干活的老农也是又累又渴的,可是即便是这样,还是把水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喝完非常高兴,甚是欣慰。老农还告诉朱元璋,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偏远,十几里地才有这一口井。这样吧,你跟我到家去,把你的水壶装满,你就可以撑到县城了。于是,朱元璋就和老农一起回到了家里。打了两壶水,又喝了一碗茶,休息了一会,聊天的时候
唱歌的驴子 很久很久以前,村庄里住有一个伯伯,他养有一只驴子。那只驴子白天会帮伯伯搬货物,晚上呢,伯伯会把驴子放到田野里,让它自由活动。而驴子最喜欢在田野里找蔬果吃,吃饱了,就大声地唱着歌,日子过得很愉快。一天晚上,驴子在田野里吃着蔬果时,遇到了一只狐狸。原来狐狸也是来这里吃东西的。他们变成了好朋友,每天晚上都会在那里见面,一起吃东西,然后一起玩耍。有一天晚上,狐狸对驴子说:“驴子哥哥,那边有一个水果园,里面种有许多好吃的水果,我们今晚一起去那里吃水果吧。&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是一位来自民间、深得民心的大师,其真性最本然。传说,布袋和尚身世如谜。据说唐朝时,明州奉化的龙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儿,有恻隐之心人将其救起,只见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对人咪咪发笑,人们爱不释手,把孩子抱回家来。给他取名为“契此”,由于长在长汀村,故号“长汀子”。后来,这孩子长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
聊斋志异:阿英 以前在江西庐陵有一户姓甘的人家,父母早丧,留下两个孩子哥哥叫甘玉, 弟弟名叫甘珏(jué),自五岁起就由哥哥甘玉来照顾。甘玉对弟弟非常疼爱,把他当儿子一样尽心抚养。后来甘珏逐渐长大成人,不仅生得容貌俊美,而且还十分聪慧,文采出众。甘玉爱之愈甚,经常对人说:“吾弟才貌出众,怎可无佳人匹配?”但是由于他过分挑剔,所以弟弟一直未能成婚。其时,甘玉正在匡山一座寺庙里读书。一天夜里,他刚躺下准备就寝
张飞卖肉 张飞少年时就好吃肉,酗酒,更好打架斗殴。到了青年时,爹爹希望他有点儿营生能维持生活,也省得总酗酒惹事,便问他:“你喜欢做什么?”张飞一听便说:“我喜欢卖肉。”于是,他爹便拿出小本金,让他开了个肉铺。张飞卖肉与别人不同,宰杀过牲口之后,先要用锅煮上,煮好之后便大酒大肉地吃喝起来。在他喝酒的时候,是绝不卖肉的,就是来了顾客也不搭理,直到喝得醺醺大醉才卖肉。还不让顾客说了算,得他给你砍哪块你就得要哪块
半只鸡 从前,在王国最贫瘠、最偏远的乡下,住着一位年轻的养鸡人。因为他长得矮小瘦弱,而且从头到脚都是鸡毛,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半只鸡”。有一天,国王外出巡视,他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停了下来,对侍从说:“我饿了!快去给我找点东西来美餐一顿吧!这里有一袋皇家小麦,你就用它去交换吧。”侍从跑遍了乡间田野,一个人也没看见。为了有力气继续赶路,他把手伸进了那袋小麦。麦粒太好吃了,他忍不住抓了第二把,接着是第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