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马兰花 在美丽的马兰山,生活着一千五百岁的树公公和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最喜爱的人是马兰花的花神马郎。 这天正好是马兰花开的日子,山下的王老爹来到山上拾柴禾,为了给女儿摘一朵最好看的马兰花,不幸坠下山崖,马郎勇敢地救起了王老爹。王老爹十分感激马郎,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 这时,山下传来小兰动人的歌声,马郎与之对唱。 王老爹说,那是我的女儿小兰。我有两个闺女,她们长得一模一样。马郎送给王老爹一朵神奇的马兰花,说,问问您的女儿,谁愿意嫁给我,就把这朵花送给她
马伞和飞龙 远古时候,有对夫妻年近半百,还没有儿女。有一天,男的在路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对他说:“老天爷要恩赐给你一个儿子。”不久,这夫妻俩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马桑马伞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已长成大人,每顿要吃七斗二升米饭。 一天,马伞的父亲为了试探他究竟有多大的本领,就叫他上山去砍柴。正当马伞在森林里砍柴的时候,一只异常凶猛的老虎向他扑来。马伞眼疾手快,一闪身使老虎扑了个空,又顺势抡起斧头向老虎砍去,老虎惨叫一声就断了气
馒头的来历 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馒头”,是属于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来这种食品最初是有馅的,发展到后来,我国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而有馅的则称为包子。而我国食品界把三国名相诸葛亮尊为馒头、包子业的祖师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故事说起。 诸葛亮《出师表》有“五朋渡泸,深入不毛”一句。它描述的是诸葛亮当年辅佐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
风雪追国宝 1900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主持王圆录发现了一处“藏金洞”。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从此,列强国家的文化间谍打着探险考古的幌子,纷纷来到了敦煌盗窃历史文物。几年工夫,一批批价值连城、堪称国宝的绢画、麻布画、木版画、经文以及各种文字的手写本,均流失到了海外。在我国有志之士的再三敦促下,清政府才将剩余部分的文物解送入京,妥为保管
雪莲花 雪莲花在遥远的北方,有一座雪山叫做天山,有一天,在天山脚下一个村落里,一户人家的小男孩正痛苦的躺在床上,生着重病。小男孩的父母亲都愁容满面的望着他,小男孩的父亲说,看来我要去采摘雪莲花,只有雪莲花才能治好他的病。雪莲花是生长在天山上的野生珍贵药材,要采摘雪莲花,就必须爬山几千米高的冰山,当然,这也是很危险的,有很多人去采摘雪莲花都遇上了雪崩,就再也没回来。“你真的要去吗,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我实在不能失去你,我们还是另想办法吧。&rdquo
雪地里的小狗 雪从天上纷纷扬扬落下。白雪皑(ai)皑的山上,有座小院子,里面住着一位老爷爷,种着一棵梅树。梅树是老爷爷从很远的地方带回来的。往年冬天刚刚到,枝上的花儿就已含苞待放,等第一场雪扑簌(su)簌落下时,梅花便一朵接一朵热烈而温柔地开放。雪断断续续,飘了一夜。清早,老爷爷裹着旧棉袄,径直走向院子。眼瞅着快到腊月了,雪更是一场接一场地下,可今年的梅树,毫无开花的迹象,好生奇怪。“是生病了吗?”老爷爷将温热的手掌贴在树干上。&ldquo
雁寻天堂 很久以前,一场凶猛的洪水吞没了森林,鸟儿们富饶的家乡变得一片荒芜。面对这样凄凉的景象,大雁伤心极了,它们决峨开家乡,远走高飞,去寻找传说中那幸福的天堂。雁儿们排着队飞啊,飞啊,飞到南方,四处去寻找天堂。可是,那儿的夏天酷热难耐,于是它们又往北方飞。它们飞啊,飞啊,飞到北方,四处去寻找天堂。可是,那儿的冬天寒冷刺骨,于是,它们只得再飞回南方……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大雁还没有寻到一块安身的地方。而这时候,那些留在家乡的鸟儿
除夕和过年的来历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怪兽,经常出来祸害百姓。因为夕非常厉害,没人能制服得了他,百姓非常希望有人能除掉他。一天夜里夕又来祸害百姓。大家一见夕来了都四处奔逃,这时一个叫年的人站了出来,他让大家不要慌。齐心协力对付夕。年让大家点起火把。大家就用竹子,木柴点起了火把。夕见很多人在这里,他并没有害怕。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称王称霸。可就在这时,一个竹子做的火把突然爆裂:啪的一声,夕吓了一跳,赶紧往后一躲,抱住了头。年一见夕怕爆竹声,就让大伙把竹子架在火把上烤。就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成一片
阿秀 明朝正德年间,江南某小镇上有一员外富家子弟,喜爱强抢民女,将年轻女子掳回家奸淫后却又不愿意娶做偏房,镇上家中但有年轻貌美未嫁女儿的都不愿让其女抛头露面,无奈其父腰缠万贯与知县衙门沆瀣一气,老年得子溺爱异常,这富家子弟的官司便靠花钱买通官府压了下来,被奸淫女子只得求助无果只得忍气吞声暗自委屈。说来镇西头有户人家,有一姑娘,唤做阿秀,其父是个屠夫,姓李,家中只有此独女,一家人靠父亲卖猪肉,阿秀做些手工活计,生活的倒也安逸。 阿秀虽然是屠夫之女然而生的却清秀无比,一日
阿拉丁和神灯 相传在古时候,中国西部的某城市里,有一户家境贫寒、以缝纫为职业的人家,男主人名叫穆司塔发,他与老伴相依为命,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子,名叫阿拉丁。 阿拉丁生性贪玩,他游手好闲,从不学好,是个地地道道的小淘气鬼。 老俩口一心一意盼着儿子学缝纫,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并以此谋生度日。因为他们家境不好,没有多余的钱供阿拉丁读书或去学徒,更不可能让他去做生意。 但是,阿拉丁贪玩成性,从不愿意安心呆在铺中缝纫,总是跑出去找本地区那些贫穷、调皮的孩子们游玩鬼混,成天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