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寻天堂 很久以前,一场凶猛的洪水吞没了森林,鸟儿们富饶的家乡变得一片荒芜。面对这样凄凉的景象,大雁伤心极了,它们决峨开家乡,远走高飞,去寻找传说中那幸福的天堂。雁儿们排着队飞啊,飞啊,飞到南方,四处去寻找天堂。可是,那儿的夏天酷热难耐,于是它们又往北方飞。它们飞啊,飞啊,飞到北方,四处去寻找天堂。可是,那儿的冬天寒冷刺骨,于是,它们只得再飞回南方……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大雁还没有寻到一块安身的地方。而这时候,那些留在家乡的鸟儿
洛娃山 洛娃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没见过父亲长什么样。体弱多病的母亲在洛娃十岁那年也离他而去,洛娃成了真正的孤儿。 村里人都很善良,大家共同商议决定:每家收留洛娃十天,轮流照看这个苦命的孩子。 洛娃吃着百家饭一天天长大。他每到一家,就亲切地称那家主人为爹娘,那家的子女为兄弟姐妹。因此,洛娃在村子里有100多个爹娘,兄弟姐妹更是无数。 洛娃长到十五岁时,他主动要求为村里放羊,并砍些干柴,好报答全村人收养自己的恩情。 单说这一天,洛娃和往常一样把羊群散放到水草丰盛的阳坡
元朝时的一碗心灵鸡汤 元朝时的一碗心灵鸡汤这是发生在元代的一个心灵鸡汤故事,载于《南村辍耕录》。故事发生在至正年间。扬州有个泰兴县,泰兴县有个村叫马驼沙,村里有个农夫,姓司,叫司大,是富户陈家的一个佃农。司大家很穷,交不起租子,遂打算把所佃之田质还陈家,换点钱回来。陈家旁边有一户人家,叫李庆四,也是个佃户。这家伙心思比较敏捷,找到主人家暗中游说,最终竟以极低的价格把田地夺走。司大虽然心中郁闷,却也无可奈何。李庆四得了大便宜,心情愉悦得很,杀鸡烫酒,宴请所有相关人等。司大也跟着去了
翡翠菩提的故事 在南亚某国王宫,供着一片美丽的翡翠菩提叶。它晶莹剔透,翠绿欲滴,没有丝毫杂质;最为奇特的是,在这片菩提叶中,可见到清晰的脉络,丝丝缕缕渗透叶心,与真叶毫无二致。阴天时,若把它挂在御花园的树上,任凭你火眼金睛,也找不到翡翠的踪影。不过别急,只要太阳光一闪,你就立刻能发现它,它倾泻出的莹莹碧光,把树阴全部染绿。翡翠菩提有一段故事:一户贫苦山民,靠种菠萝为生。父亲对儿子莫罕说,祖上赶过马帮,到北方贩卖杂货。一次返程的时候,因为马背两边的分量不均,老祖爷就随手捡了一块石头
王狮头 在九岭山北的小道上,一群耍狮灯的人匆匆赶路。在阳光照耀下,那件金黄色的狮服显得特别亮眼。他们是山南的武林世家韩家人,在族长韩老四带领下,到山北郑家耍狮灯。韩老四武功高强,一般人耍狮,狮服是红色的,狮头上的“王”顺着写,上面一横比下面一横要短;但韩老四用的是黄色,“王”字倒过来写,上面一横最长,这叫王狮头。王狮头虽然霸气,但功夫不着实过硬是不敢用的,要不会被更厉害的高手打败,轻则受伤折面子,重则甚至丢掉性命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