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银币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是个孤儿。她很穷,没有一间小屋可以让她住下,没有一张小床可以让她躺下,后来,她除了身上的衣服和手里一小块面包,别的什么也没有了。而这块面包还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给她的。可是,她却非常善良,而且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她独自来到田野上。这时,她遇见一个穷人。穷人说:“给我一点儿吃的吧,我快饿扁了。”小姑娘立刻把手里的面包全给了他,温柔地说:“你吃吧。”说完她就走了。后来,小姑娘遇见了一个孩子
故囚报李勉 《唐国史补》这本书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宰相李勉曾经在开封县担任县尉,掌管治安捕盗事宜。一日,李勉审理在押的死刑犯时,有一个囚犯向他申诉冤情,请求给他一条活路。李勉见他相貌轩昂,言辞恳切,动了恻隐之心,便悄悄将他释放了。后来,李勉遭人诬陷,被罢官,便到河北一带游历。一天偶遇当年放走的那个囚犯。囚犯看见恩人非常高兴,热情邀请李勉到家里去做客。囚犯此时已经发迹,家中十分富有,他命人置办了丰盛的酒宴来招待李勉,一连款待数日。囚犯想要报答恩人,就去跟自己的妻子商量。他对妻子说
明珠(西湖的由来) 很古很古的时候,在天河东边的石窟里,住着一条雪白闪亮的玉龙;在天河西边的大树林里,住着一只色彩绚烂的金凤。玉龙和金凤是邻居,每天早晨,它们一个钻出石窟,一个飞出树林,总要打个照面才分开来,然后忙着各自的事儿去了。有一天,它俩一个在天空中飞,一个在天河里游,飞呀,游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仙岛上。 在岛上,它们发现一块亮闪闪的石头,金凤很喜欢,就对玉龙说:“玉龙玉龙,你看这块石头多好看呀!”玉龙也很喜欢,就对金凤说:&ldquo
马太守巧判兄弟争家产案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叫马森的大臣,是福州人,进士出身,当过嘉靖皇帝的户部尚书,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大臣,去世后死后被朝廷谥号“恭敏”。马恭敏公做太守的时候(太守是老百姓的俗称,那时的正式名称是知府),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亲哥俩,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哥俩为了祖宗留下的一处家产互相置气,争执不休。由于谁也咽不下这口气,官司越打越大,结果从县里打到了州里,又从州里打到了知府这一层。马恭敏公在大堂上,望了望两位白发苍苍又怒气冲冲的老人
东坡肉传说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